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细粒尾矿模袋法筑坝成套技术、装备与工程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5.24
浏览次数: 1615
2021年5月14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昆明理工大学、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云南思茅山水铜业有限公司、江苏昌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细粒尾矿模袋法筑坝成套技术、装备与工程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项目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1、构建了多因素影响下宏-细观融合的尾矿材料力学特性的分析理论。提出了尾矿颗粒粒径分布函数模型,阐明了细粒含量对尾矿材料特性影响的内在微观机理,揭示了多球拟合的异形尾矿颗粒的微观组构及其工程响应特性,建立了细粒尾矿力学强度关系模型。
2、发明了细粒尾矿模袋法筑坝技术与方法,探明了模袋法堆坝增强坝体稳定性机理,提出了模袋约束的等效附加粘聚力理论,模袋体内尾砂各物理力学参数较自然沉积滩面尾砂提高10%以上。开发了模袋体抗剪强度以及层间摩擦性能参数测定装置,建立了模袋坝稳定性评价新方法。
3、研发了模袋法自动充灌装备,优化了模袋法工艺流程,开发了适合不同尾矿特性且经济、高效的自动分级筑坝施工装备,实现了全尾接入、自主分级、参数监控和程控充灌,单台装备筑坝产能达1200m3/d,形成了细粒尾矿模袋法筑坝工业化体系。
三、项目成果应用推动了矿山尾矿库尤其是细粒尾矿库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了我国尾矿坝领域的技术水平,取得了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该项目已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3部,授权发明专利11件,申报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模袋法尾矿筑坝安全技术规程》1部(报批稿)。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王运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
崔银亮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总工程师、教授
刘文连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
吴顺川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陈 结 重庆大学副院长、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蓝 蓉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设计大师
蔡 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高尚青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兰尧中 云南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