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普洱茶产业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7.05.11

浏览次数: 1643

普洱茶1-1.jpg

  2017年5月10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普洱茶产业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选育了2个普洱茶新品种(普茶1号、普茶2号),建立了立体高效生态茶园栽培技术体系。构建了适合云南地形特点的山地茶园立体高效生态种植模式,推动了普洱茶种植的生态化,减少使用化肥、农药50-60%。

  3.创新了普洱茶加工技术及配套装备,制定了普洱茶国家标准,研制了普洱茶国家标准样。首次发现了17种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耐热微生物,揭示了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酶的变化规律,阐明了茶多酚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机理和理化特征。创新了普洱熟茶发酵工艺技术,研制了清洁化、自动化发酵设备,推进了普洱茶的清洁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

  4.首次系统阐释了普洱茶降血糖、抗炎症、降血脂等功效及作用机制。发现咖啡因与普洱茶特征成分的互作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探明了普洱茶抗炎症作用的分子机制,在国际上首次确定Notch是茶多酚(EGCG)早期抗炎症作用的分子靶点;阐述了普洱茶中氧化型茶多酚抑制动物内脏脂肪积累是普洱茶降脂减肥的作用机理之一;证实了普洱茶能够抑制黄曲霉等毒素的毒性,为普洱茶的市场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5.研发了普洱茶系列新产品,拓展了普洱茶应用领域。应用普洱茶功效研究成果开发了速溶普洱茶健康食品系列、日化产品系列等深加工茶产品22种,拓展了普洱茶产业链。

  该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30件(其中发明专利18件),制定了国家标准1个,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46篇(其中SCI收录37篇,影响因子5以上的3篇);选育的新品种、建立的生态茶园种植新模式、发明的普洱茶加工新技术、研发的普洱茶新产品在云南省全面推广应用,产生了直接经济效益165.85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该成果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普洱茶功效及作用分子机理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出席嘉宾名单

  孙汉董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宋宝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有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其信  西北农林科技教授

  杨传平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

  张宪省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王平华  云南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

  谢明勇  南昌大学教授

  刘仲华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韩鲁佳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张克勤  云南大学教授

  唐开学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