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700m级强震后崩塌高陡边坡施工安全评价及应急排险关键技术集成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4.27

浏览次数: 739

700m级强震后崩塌高陡边坡施工安全评价及应急排险关键技术集成应用 anli.jpg

  2021年4月2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建投第一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和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700m级强震后崩塌高陡边坡施工安全评价及应急排险关键技术集成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材料规范、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项目依托“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边坡治理工程”,针对强震后高陡危岩体边坡施工安全评价及应急排险技术难题,开展了高陡边坡施工安全综合评价、风险等级划分、高空危岩除险、高空施工安全防护、高空施工材料运输及加固治理等技术研究。综合采用无人机技术、地球物理技术、应力位移及表面3D扫描监测技术、二次预裂及弱抛掷爆破技术、缆机栈道溜槽搭设技术、防护沟及被动防护网技术、蜘蛛人及机械自动化喷锚和预应力锚索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强震后高陡边坡施工安全评价及应急排险治理技术集成体系,并应用于工程实践。该边坡治理过程中未发生安全事故,经过3年的运行验证,整体稳定可靠,效果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研究成果可为强震后高陡边坡及时有效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我国高陡边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种新方法,对类似工程应急抢险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项目主要创新点

  1、针对强震后高陡危岩体边坡,综合采用无人机扫描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应力位移及表面3D扫描监测技术,建立边坡施工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确定施工风险等级,提出强震后高陡边坡应急排险施工措施。

  2、采用缆机栈道溜槽搭设、二次预裂、弱抛掷爆破、被动防护网、蜘蛛人、机械自动化喷锚及高空材料运输等技术的集成应用,解决了强震后高陡危岩体边坡应急排险施工难题。

  四、该项目的研究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省级工法1项,发表论文6篇。该成果已在红石岩堰塞湖、红鱼洞水库等工程中成功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王海军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魏迎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所长、教授

  严 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

  卢晓鹏 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徐一民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杨再宏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张四和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