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指标体系及影响评估”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2.01.12

浏览次数: 1347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指标体系及影响评估 xiao.jpg

  2022年1月12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完成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指标体系及影响评估”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成果采用理论分析、实证调查、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整理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相关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的跟踪监测与遥感影像资料,阐明了调水工程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构建了调水工程受水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受水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出了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提升对策及建议,具有显著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3.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阐明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生态效应及其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挥的路径,首次构建了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框架。

  (2)首次按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大小,系统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受水区河流、湖泊/水库、湿地、城市/地下水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3)定量评估了2008~2019年期间受水区47条河流、16个湖泊/水库、8个湿地和20个城市/地下水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科学阐明了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通水后受水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增加的趋势。

  (4)研发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信息系统,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提升的对策及建议。

  4.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贾鲁河、湛河综合治理、白鹤滩水库移民新址、天鹅湖国家湿地和黄河生态廊道等多个重大工程项目,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议:持续跟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继续加强成果推广应用。

专家组成员

  王复明 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邓铭江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管理局、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俊国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

  李清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赵同谦 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

  江恩慧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吴泽宁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