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糖尿病肾病免疫损伤机制和多靶点中西医防治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3.30

浏览次数: 1251

  2020年3月2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糖尿病肾病免疫损伤机制和多靶点中西医防治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紧紧围绕“糖尿病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和临床防治”这一科学问题和研究主题,在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教育厅等4个科研项目(均为项目负责人,主持2个省级、1个厅级项目,共24万元科研经费)的资助下,所有项目的研究内容均为糖尿病肾病免疫损伤机制和多靶点中西医防治及应用,项目团队历经8年(2011.10-2019.10)的共同努力,取得以下重要突破:

  1. 本项目针对2型糖尿病经临床病理确诊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筛查出特异性microRNAs(以miR-29a和miR-550b为代表),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的标志物。

  2. 首次在国内外报道:miR-29a通过靶向血红素加氧酶-1增强肾小球足细胞自噬,并作为DN中对抗高糖诱导足细胞凋亡等保护作用机制;建立DN动物模型,发现上调miR-550b对DN模型的治疗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早期DN提供新的靶点。

  3. 首次在国内外研究报道:中药提取物黄芪多糖干预DN肾小球足细胞转分化、修复足细胞。为黄芪多糖应用于早期DN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4. 首次在国内外研究报道:高糖因素可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Mannose-binding Lectin通路激活,促进DN免疫损伤的发生发展;补体抑制剂(抗MBL和C1-INH)阻断性干预可抑制糖尿病肾病Mannose-binding Lectin通路激活,改善DN肾小球内皮细胞炎性免疫损伤和转分化,为临床治疗早期DN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5. 首次在国内外研究报道:利拉鲁肽干预可通过抑制DN相关炎性因子(IL-6、TNF和NF-κB)表达而达到治疗DN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早期DN提供理论依据。

  6. 首次在国内提出和推广可调钙离子浓度的血液透析装置、血液透析水处理膜装置以及血液透析机质量检测仪等专利发明和技术创新,在临床应用于终末期DN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过程,这将全面提高终末期DN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质量,有效减少终末期DN患者血液透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上述研究成果在云南省各地(昆明、曲靖、昭通、红河、楚雄、保山、德宏、普洱、迪庆、西双版纳等)、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自贡市等二十余家西医院、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推广和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三、该项目团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发表相关科研学术论著20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著2篇,累积影响因子3.454分,北大中文核心期刊4篇,科技核心期刊7篇;主编本专业学术专著4部;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期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0名;职称晋升6人。

  该项目建立了糖尿病肾病的各期防治理论和技术方法。该项目科研成果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miR-29a通过靶向调节对抗糖尿病肾病中高糖诱导足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在黄芪多糖、利拉鲁肽和补体抑制剂干预性应用研究防治糖尿病肾病进展方面,以及在可调钙离子浓度的血液透析装置、血液透析水处理膜装置以及血液透析机质量检测仪提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质量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评价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成果评价。

  建议:进一步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专家组成员

  沈 颖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冯志坚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杨桂鲜 云南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伍云松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副主任医师

  赵文喜 楚雄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王建红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 军 昆明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