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冶金化工废气高值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5.08
浏览次数: 976
2021年5月6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理工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冶金化工废气高值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针对冶金与化工废气高值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难题,突破了冶金与化工废气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创建了工业废气减量化、产品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经示范应用取得了突出的污染防控效果,为我国冶金与化工废气资源化利用及碳达峰和碳中和做出了重要的科技支持。主要创新点如下:
1、针对冶金化工火法矿物加工开放式矿热炉烟气排放量大、部分密闭式矿热炉为安全生产30-60%的炉气必须点天灯放散,低热值工业废气因燃烧困难直接排放,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率先开发了工业废气减量及低热值废气高值化利用技术,突破了矿热炉密闭化、放散尾气全量收集及低热值废气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实现了火法矿物加工废气减量、低热值废气高值化利用。
2、针对CO浓度高于75%的矿热炉气中多杂质深度净化、制备化工合成气困难的问题,率先开发了矿热炉气深度净化及产品化利用技术,突破了矿热炉气中粉尘与挥发性气溶胶深度脱除、多种还原性杂质深度净化、矿热炉气变换制氢关键技术,研制了相关装备,实现了矿热炉气深度净化与产品化利用。
3、针对冶金与化工矿物加工过程烟气及固废产生量大、资源循环利用困难的技术瓶颈,提出了矿物加工、烟气净化与固废处理深度耦合理念,突破了烟气多污染物矿浆脱除关键技术,研制了相关装备,实现了矿物加工烟气及固废中有价资源循环利用。
三、该项目已获中国发明专利77件、实用新型专利34件、国际发明专利3件;出版学术专著12部;发表SCI论文169篇;主持和参与制订污染物排放标准8项;5项技术入选科技部和生态环境部污染治理重点推荐技术。项目成果在全国12省区推广应用,近三年,新增产值176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项目在平台构建、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侯立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
李 唯 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陈家林 昆明贵研金属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祖艳群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李金惠 清华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