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中空核壳过渡金属硫属物微纳结构构筑及储锂/钠机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6.15
浏览次数: 950
2020年6月12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大学完成的“中空核壳过渡金属硫属物微纳结构构筑及储锂/钠机制”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发现采用醇热法生成水核诱导构筑中空核壳结构Sn、Ti、Mo、Co基纳米材料,缓解了锂/钠电池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应力,提高了电极的导电性,并显著提高了充放电比容量及保持率。
三、首次采用金属有机框架结构驱动结合协调侵蚀法,可控构筑了多种中空多孔结构Co基立方纳米电极材料;发现了形成的单质Ni、Co中间产物与锂/钠可逆反应电化学机制。
四、首次采用限域控制法,构筑了少层准二维结构MoSe2材料,使特定晶面层间距扩展的少层MoSe2纳米片被成功地限制在空心碳纳米球的空腔内,用于钠离子电池,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该成果已得到实际应用。
在《Adv. Funct. Mater.》等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42篇(SCI),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项目20篇代表性论文总影响因子160.13,SCI 他引853次,其中8篇核心论文总影响因子74.89,SCI 他引526次。国内外同行评价高。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整体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邱建备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张英杰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陈加希 中国铜业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杨培志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郭俊明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
苏长伟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
包崇军 昆明冶金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