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生态文明视觉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6.17
浏览次数: 881
2020年6月15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重庆召开了由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枣庄学院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共同完成的“生态文明视觉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听取了项目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一、项目资料齐全完整、内容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针对三峡库区的危岩崩塌、库岸滑坡、高切坡和地面塌陷灾害,通过现场调查、勘测、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觉对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进行了持续、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成果:
1、构建了库区地质灾害物理演进理论。发现并揭示了危岩链式崩塌规律和危岩破坏激振效应,建立了危岩断裂破坏模型、水库蓄水岸坡浸泡拉剪破坏模型、水库泄水渗流驱动压剪破坏模型,提出了危岩破坏弹冲速度、危岩疲劳破坏寿命、预测库岸再造宽度的修正卡丘金法等计算方法。
2、研发了生态文明视觉下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列新技术,包括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分区填筑同步排水造地型护岸技术、松木桩-石笼网组合植生挡土墙、滚石速排结构等;提出了危岩支撑锚固工程精准设计方法、抗滑桩腐蚀耐久性寿命预测方法和设计方法。
3、突破了崩塌灾害实时预警信号技术瓶颈,研发了危岩滑坡应力采集传感器、钻孔应力传感器、压电型钻孔应力传感器、微地震数据降噪方法、崩塌灾害实时预警仪系列新技术新设备。
4、构建了三峡库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质灾害安全评价体系,提高了危岩崩塌、库岸滑坡、高切坡及地面塌陷治理的生态化水平。
三、该成果紧密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紧迫需要,形成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成套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大量的实体工程,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议:进一步加强成果推广应用。
专家组成员
鲜学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正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教授
邱道持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教授
罗仕伟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唐耿琛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刘光华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罗 斌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研究员
刘廷登 重庆长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 凯 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