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宫颈病变精准化诊疗策略的建立与应用推广”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7.14

浏览次数: 890

宫颈病变精准化诊疗策略的建立与应用推广 anli.jpg

  2020年7月14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的“宫颈病变精准化诊疗策略的建立与应用推广”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一致意见:

  一、该成果资料齐全、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随着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及病人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形势更为严峻。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个体精准化治疗。因此,探讨准确、可靠、方便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早期诊断指标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现代精准医学的迫切需求。

  该项目来源于国家自然基金及4个省、厅级课题,经过近10年的临床、基础研究,进行了以下工作:(1)探索miR34a、miR125b、DH3检测HR-HPV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优化宫颈癌筛查流程,提供个体化宫颈癌筛查方案;(2)探索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化疗敏感性预测指标、化疗后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动态变化、宫颈癌细胞耐药相关机制,为提高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及化疗耐药提供理论根据;(3)探索抗PD-1抗体阻断B7-H1/PD-1途径对顺铂抗肿瘤效应和抗肿瘤免疫力的影响,探讨B7-H1/PD-1靶向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为宫颈癌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4)临床工作中开展宫颈病变个体化治疗,观察、总结、探索各治疗策略效果、利弊,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取得以下四个成果:(1)优化宫颈癌筛查流程;(2)对宫颈病变患者根据病变程度、年龄、生育情况选择不同的诊治方案,进行个体化诊疗;(3)对局灶晚期宫颈癌患者开展新辅助化疗,为局灶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进行宫颈癌基础研究,并将成果及时发表于国内外学术杂志。经查新,国内外均未见宫颈病变精准化诊疗策略的建立与应用推广的相关文献报道。

  该项目历时10年,针对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癌开展一系列临床及基础研究,积极创新、汲取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逐渐建立了安全、完善的宫颈癌个体化诊治方案体系,并在省内进行了推广应用,临床效果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0年间共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文章7篇,核心期刊48篇),论著2本,专利4个。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

  与会专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研究所用技术与国际同步,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意作为科技成果上报。

专家组成员

  黄学惠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教授

  段振玲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教授

  蒋 萍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

  李 正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教授

  自 蓉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