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坝全坝全过程智能温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7.05.16
浏览次数: 1189
2017年5月16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坝全坝全过程智能温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听取了项目组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一、提交的技术资料齐全、内容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项目针对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坝全坝全过程智能温控的关键技术难题,在大体积混凝土智能化温控理论方法、分析模型、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等方面开展全面研究,形成了完整的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智能化温控技术和成套系统,并在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方法先进,成果可信。
三、主要创新点
1)建立了全坝全过程智能温控要素的采集方法和评价预警模型,首次实现了碾压混凝土坝全坝温控要素的自动化采集、管理、分析、评价和预警预报。
2)首次提出并建立了混凝土温升、温降等多阶段智能通水冷却方案预测模型(包含流量、水温、通水方向),实现全坝全过程温控施工智能化通水冷却控制。
3)首次研发并应用无线传输技术的混凝土温度实时采集设备和带智能逼近程序的测控单元,实现了全坝海量温控要素实时采集及快速精确调控。
4)首次研发并集成了一整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坝全过程混凝土温控智能监控软硬件系统:包含信息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实时评价、温控方案仿真反馈预测、智能通水控制、温控信息实时预警、信息智能发布与干预等模块。
5)开发了一套温控跟踪反演仿真分析新方法及相应的软件接口,实现实时跟踪反馈仿真分析。通过监测资料的反馈研究,掌握了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温度场、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揭示了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期真实工作性态。
四、该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黄登、大华桥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获发明专利3项授权4项公开,5项实用新型专利及4项软件著作权,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创新性,在关键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出席嘉宾名单
马洪琪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承吉 原水利部教高
魏大智 原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教高
范福平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高
金 峰 清华大学教授
肖 峰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高
周宜红 三峡大学教授
张立翔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