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以生物反馈治疗仪为平台的产后个体化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分析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09.28
浏览次数: 1136
2019年9月28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金昌召开了由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完成的“以生物反馈治疗仪为平台的产后个体化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分析”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经审阅科技成果评价资料、听取项目组汇报,质疑和答辩,专家组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该研究选取206例正常分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01例,对照组10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统一方案治疗。观察两组产妇产后6-8周、3个月、6个月的盆底肌张力变化情况、并检查盆腔脏器脱垂,于产后6周及6个月分别进行一次POP-Q分度情况测定、尿失禁调查问卷,了解其发生情况和阴道口闭合情况。
该项目技术创新点:
1.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临床检查进行盆底功能的诊断,用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等康复技术方法,针对不同个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治疗。
2.治疗结束后,患者对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临床检查治疗效果一目了然,易于长期坚持。
结果显示:
1.治疗前后产妇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受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2.治疗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6周SUI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产后3个月SU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产后12个月SU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治疗后,两组产妇虽然在治疗各种疾病都显现出了疗效,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建议:1.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应更加准确严谨;
2.丰富病例资料。
该项目提交的技术资料完整、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与会专家一致同意“以生物反馈治疗仪为平台的产后个体化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分析”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专家组成员
吕平成 金昌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魏召义 金昌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刘盈海 武威市凉州医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刘丽君 金昌市中心医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杨正芳 金昌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